走进故宫|毓庆宫(2)
我们今日引见第二进院落正殿惇本殿的殿内陈设。
嘉庆八年的《惇本殿佛供器陈设》
根据嘉庆年间的《惇本殿佛供器陈设》记载,惇本殿明间的墙面陈设次要是由匾额、对联、横陂和挂屏组成。
【笃祜繁禧】匾
惇本殿面南挂乾隆御书【笃祜繁禧】匾一面,是乾隆六十年嘉庆皇帝被封为皇太子时所作。
【祖德敬而承仰思堂构,天恩引以翼远逮云仍】楹联
下挂【祖德敬而承仰思堂构,天恩引以翼远逮云仍】楹联。
堂构一词出自《尚书.大诰》,意为立堂基,造屋宇,匾额和楹联是在对太子永琰的谆谆教导,要承继祖先的功德,常怀敬仰之心,才能得到上天的保佑,福佑子子孙孙。
惇本殿内陈设
地平之上靠北陈设三扇屏风,屏风前置紫檀嵌玉宝座一座,宝座之上还摆放了商银累丝痰盆一件和紫檀嵌玉如意一柄。
碧玉兽耳衔活环带盖三足炉
两侧对称布置鸾翎扇一对、紫檀镶嵌香几一对,青玉异兽双环鼎炉二件,青玉甪端一对和青玉香筒一对,现只剩香筒。
红油漆三屏峰上刻咸丰御笔《太学》
与档案记载不同,嘉庆档记载紫檀边五屏峰一座,咸丰档及以后记载为红油漆三屏峰一座,屏风上刻咸丰御笔《太学》,文末落款癸丑仲秋御笔敬书。
惇本殿明间空间陈设示意图
宝座前还设紫檀镶嵌御案一张,上设紫檀嵌玉长方匣一件,洋磁珐琅水盛一件,紫檀座青玉笔山一件,青玉墨床一件,白玉有盖四方鼎一件,碧玉插屏一对,碧玉尊纹扁瓶一件,碧玉笔筒一件和嵌一块玉紫檀方匣一件。
弘历朝服像轴
御案陈设摆放并无规则,可参考乾隆、嘉庆等帝王画像中的摆放方式,即靠右手摆放石砚、水盛、笔山墨床、笔筒等文房用品,靠左手摆放册页。鼎炉、扁瓶等装饰物品可能还设有架子,余下的一对插屏则应左右相对摆设。
地平东西各设紫檀边玻璃大插屏镜一座
地平东西各设紫檀边玻璃大插屏镜一座,镜屏两侧按照档案记载摆洋铜水法钟一对和紫檀座铜珐琅出戟花觚一对,现今不存。
棕竹股边黑面泥金永琰书折扇
档案中还记载殿内有两座大龙柜,柜内有雕紫檀罩盖匣一对,匣盖上书【摛豪挹爽】,内各盛御笔诗扇十柄,诗扇为【棕竹股边黑面泥金永琰书折扇】,棕竹雕蝠寿骨黑纸面,正面泥金永琰书诗,款识为【子臣永琰敬书】。
【履道安敦】
面北挂乾隆御笔【履道安敦】匾,在乾隆四十四年挂于撷芳殿,乾隆六十年移挂到这里。
【笃学在躬行宜循实践,淑心惟理顺克务懋修】楹联
下挂【笃学在躬行宜循实践,淑心惟理顺克务懋修】楹联一副,乾隆意在用两幅匾额和楹联告诫嘉庆,遵照儒家所提倡的老实本分,追思祖上功业为训戒。
嘉庆御笔《惇本殿敬纪》
西边窗户上所悬横陂为嘉庆御笔《惇本殿敬纪》,文后钤【嘉庆御笔】和【所宝惟贤】两印,横批不只解释了把握根本以达【建以天下、泽周遐迩】之目的,同时还将【惇本】和【养心】两殿之名嵌入文中,表达了对皇父乾隆的景仰和承继。
东墙挂【福、寿】紫檀边缂丝挂屏
东西墙的佛堂入口两侧挂紫檀边缂丝【福、寿、绵、长】大挂屏四件,其中东墙靠南为【福】字,靠北为【寿】字。
西墙挂【绵、长】紫檀边缂丝挂屏
西墙靠北为【绵】字,靠南为【长】字。
下期引见毓庆宫宫内规划。